其實人體到處都會長黴菌、細菌或病毒,但只要維持人體各部位平衡,增強免疫力,就不用怕黴菌、細菌或病毒入侵。以腸道為例,好菌和壞菌同時並存,只要兩者制衡,使腸道生態穩定,就能維持腸胃道健康。

耳鼻喉科醫師常遇到三個部位長黴菌,分別是耳朵、鼻竇及口腔。通常會長黴菌,是因該部位生態失衡,例如亂挖耳朵,耳道表皮遭破壞,當防禦力不完整了,黴菌的菌絲就會跑進去,若溫度及濕度又適合黴菌孢子生長,當然就會發霉。

耳朵發霉和長耳屎不相同,但耳朵內的黴菌常和耳屎混在一塊,黏得很緊密,會使耳悶感覺更劇烈。只是,很多人覺得耳悶是耳屎作怪,第一時間不會求醫師幫忙,自己硬挖結果挖出傷口來,造成耳朵二度傷害。

耳朵內的黴菌治療,首先要用軟化劑將耳屎軟化,把耳垢除掉,再用抽吸小管等器械,把耳道內的菌絲吸出,再點一些可抑制黴菌或細菌增長的藥劑。因長在皮膚內的菌絲不處理,很容易復發,但除菌絲不容易,會要求病人盡量多次回診。

國人慢性病患者多,許多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慢性腎臟病等患者,其實都不宜任意補充健康食品。塗昆樺醫師強調,這些健康食品、保健食品,其成分如果有經過大型臨床試驗證實其療效,其實就可以製作為藥品而申請藥證。「是藥三分毒,國人怕吃藥,但又愛吃保健食品,其實很衝突。」有些產品還可能跟目前正在服用的藥物衝突,若產生交互作用更傷身。門診中常見許多患者,藥物及健康食品亂吃,最後影響肝腎功能。若有需要服用健康食品,一定要注意是否有食藥署認證,千萬不要吃來路不明的產品,若真的想吃也可帶到門診與醫師討論,評估本身疾病是否適合,或是否可能與目前服用的藥物有衝突。

避免耳朵發霉,除了維持居家環保健食品代工境整潔,最基本且重要的還是「不要亂挖耳朵」。有些人游泳後耳朵進水,就用棉花棒處理,但棉花棒的纖維粗,對於上皮薄的耳道,一挖,很容易讓耳道保健食品代工外皮一層細胞就掉了。

有時耳悶症狀不只是耳屎堵塞,例如長黴菌、息肉或腫瘤等,共通症狀都是耳悶。若等了一、二天後症狀未解除,應盡速找專科醫師幫忙,不只能疏通耳道,更能確定耳道內發生了什麼事,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muld4673r7u7 的頭像
    amuld4673r7u7

    amuld4673r7u7的部落格

    amuld4673r7u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